养生论道

首页 >> 养生论道 >> 各家论道 << 道家养生论

道家养生论

来源:     时间:2014-08-14 21:49:14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

在中国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宋钅开尹文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干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

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门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元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故元气学说在对人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唯物主义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朴素的见解。基于元气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气论”。元气论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人身元气又你“原气”、“真气”,是存在于体内惟动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此即指元气而言,故元气广义义简称为“气”。《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允身者也”,此气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但狭义又专指禀受父母的先天之气。在古典气功文献中,常把此“气”字写作“?拧保?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区别。

 

    元气论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物质基础,;元气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生命活动过程,即是元气的消长变化及升降出入运动。

    由此可见,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

      气功学中所言元气,多指先天之“?拧薄4恕??拧毙纬捎谑芴ブ?先,先天细细蕴蕴,生于无形,又谓“原始祖?拧保?是推动胎儿内呼吸(潜气内转)的循环动力;在人出生后,即“?怕涞ぬ铩保?成为启动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并司理后天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营卫之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气功学中所指先天之“杰”是潜藏的内气,而后天之“气”则着重指形于呼吸之气(外呼吸),故《入药镜》注:“藏则为惹,形则为气”。在人体,先天之“?拧庇牒筇熘?“气”密不可分。出生后“?怕涞ぬ铩保?为“呼吸之根”,人在进行呼吸活动时,“先天元始祖?盼闯⒉怀湟缙渲小7呛筇熘?气,无以见先天一?胖?流行;非先天之?牛?无以为后天一气之主宰”(《入药镜》注)。内丹水中要求气贯丹田,即以后天之“气”接引先天之“?拧保?发动任、督循环,以达到所谓“再立胎息”的效果。《入药镜》听说:“先天惹,后天气,得之者,常如醉。”即指气功状态中二气混合,呼吸绵绵,任督循环,身心酣畅的自我体验。古代先贤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气功锻炼可以充实元气、调理气机,以达治病强身之目的,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家们并以“元气论”为理论基础,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整套行气、养气的方法和本式,以培补元气、调畅气机,有力地推动了气功学的发展。

 

    元气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生命观,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元气的实质百到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是一个尚未完全揭晓的谜。近年来有人对元气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研究,如有人从控制论的角度,认为元气与信息同样具有传递、保存、交换的共同特征,人体通过元气的调控作用,以维持内环境及内外环境间的阴阳平衡:有人从“场”论角度,认为元气是一种“动态的生物场”,这种“场”非常活跃,虽看不见、摸不到,但其可产生感觉,能联系调节机体内外环境,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协调;有人从能量的角度,提出“电子激发能假说”,认为激发态分子可通过共振转移,将激发能传给别的分子,这一过程就是所谓“行气”。还有人认为,气是一种微粒流,其直径小于60±2微米,某些还带行正负电荷;辐射场摄影能提供内气的指标,说明内气存在于生命之中,并随着生命条件的转化而改变,电量辉光即是内气存在的表现。尽管日前对元气的研究还比较粗疏,很多问题尚有待深入,但实践证明,进一步探讨元气的实质,不仅是传统的中医学、气功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揭开人类生命的奥秘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元气学说的应用

1、 元气学说在中医临床应用。

中医学认为:人的元气生命活动的总动力,但并不隶属于某一脏器,如命门、肾、三焦等,而是把元气视作与生俱来、与生同在,周行全身上下内外的元真之气。

1.1哲学原理上是依据于中国古典实有主义的“元气论”,王充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论衡》),柳宗元说:“庞昧草化,唯元气存”(《天对》),张载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王夫之说:“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读四书大全说》)。从“元气论”原理上讲:元气是物质自然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都是根源于元气而存在的。

    中国古人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 —— “元气”说。元气说认为: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稀微无形,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又离散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战国中期,曾有人提出过“精气”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都由物质性的“精气”组成,“精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比“天”更基本。 
    战国末期,荀子继承改造了“精气”学说。在说明万物形成本原时吸收了前者,把“气”看成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因素;但解释精神现象的特点时又扬弃了后者,认为首先有了形体,然后才产生精神,即“形具而神生”。荀子还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气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荀子认为自然万物都由统一的“气”组成,只是水火、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乃是气的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这里已有进化论的思想萌芽。荀子还认为自然界“天”的运行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无关。人应该“制天命而用之”,即人有力量掌握自然规律去征服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汉代的王充在前人元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元气自然论”并应用这一学说对“天人感应说”等迷信进行了系统的批判。王充认为天地、万物都由元气构成,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他指出“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又指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意思是说:天地是包含元气的物质实体,万物乃是由天地所包含的物质性的元气产生的,天地元气生万物是“自然”“自生”的,在天地之外没有一个有意志的造物主。王充还认为人也是元气所凝结而成的,对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自然灾害王充也都用元气论来加以一一解释,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 
在王充之后,经过三国、两晋等朝代的发展,唐代的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也都继承和”发展了“元气自然论”。到宋朝的张载乃至清初的王夫之,进一步发展了元气论,使其更加系统和完善。张载和王夫之相继提出了“太虚即气”的观点。认为“太虚”不能是没有物质的空间,而是充满着“气”这种极为细微的连续状态的物质。张载认为太虚是气散而未聚的本体状态,而万物则是气的不同的凝聚状态,气凝聚而成为有形的万物,万物散为气又复归于无形的太虚,它们是自然的必然性。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基本观点,指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意思是,宇宙间充满了物质性的气,在宇宙构成上没有其它可以与气相对立的物体存在。在张载和王夫之还提出了物质不灭和运动守恒及其互相转化的思想。张载认为气只有聚散,并无生灭。王夫之也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他指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意思是说,世界是由元气组成的,而元气本性是运动的。之所以会运动是因为它们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王夫之还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宇宙是各种事物互相联系的总体。他指出:“物物相依,所依者足依,无毫发疑似之或欺”。意思是说,每一个东西都与别的东西相互依存,它们所依存的东西是完全可以依存的,没有一点虚伪性。 
尽管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元气论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其中也存在许多值得借鉴和发扬的思想,如何对这些思想进行批判性的吸收是古人留给今人的任务。